園藝設計

園藝設計,你有認識嗎?

園藝設計」是「揉合了建築、園林種植、美學、文學等專業知識,對自然環境進行有意識的改造」的一個過程。近年,世界都透過提倡科技的應用去改善生活,重科技輕人文,同時少了一份社會的人文學。園藝設計正好為這個空間提供一個人類與自然融合的地方,讓人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點科學與人文的平衡。

園藝設計的發展?

一般最為常見的園林設計建築都以中式、日式、歐洲風格為主。透過園林設計使環境在觀賞性及日常使用功能都能充份發揮,並保證生態的可持續發展;同時園林設計反映當時的文化背景及設計者的審美觀。

中式園藝建築多以庭園御花園為主,最高的可追溯至黃帝時期 (西元2600多年前) ,是史上最早有記載的庭園。周朝時期的靈囿則可供百姓遊憩之用;秦始皇的林苑依地形建大型園林,以咸陽為中心設計馳道,並以兩旁種有青忪,為近世都市行道樹之先鋒。到兩漢之時,宮苑著重附屬設置,如噴泉、觀景台等等;隋唐盛世,出了不少名人雅士,並有參與園建設,使園林發展更自然更有人工之美;明朝清朝之園林設計更是大規模的設計,設施及樹木配置都達致完美境界。可見式園藝建築,在任何年代都充滿時代色彩。

中、小土丘、石頭等模擬山景,並以植物、花卉拼湊出自然景觀。到八世紀末,當時的貴族流行以大池塘及彎曲的水徑為主,設置中島、小橋,造出廣闊的園景。在佛教的思想存入後,有些庭園中設有佛堂,稱為「淨土式庭園」。江戶時代,即十七世紀左右,因為當地的政策,地方的大名都要到江戶住上一段時間,因為出現很多大名的庭園;這些庭園會以水池為中心,山水造景更為精緻,為了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庭園,種植要求亦會注重季節感。由此可見,日式園藝設計會隨著時代的潮流而改變其園林的特色。

歐洲的園林設計可以按三個不同時代作介紹:古代、文藝復興時代及近代。歐洲園林設計可追溯至古埃及,園林設計較為規則式,仿傚人類耕種,改造後呈現幾何式的自然,並以整齊的石柱,花木造出當時的園林風格。到文藝復興時期,人們追求當下、反封建神學,園藝的設計繼承古希臘羅馬的形式並加以超越,比方說園林中的植物攀緣爬滿牆壁;花卉形成複雜的幾何圖案;常綠植物的栽種增加園林的季節色彩。現代的歐洲式園林以確立以人為本的宗旨,重視人與自然生態的協調性,產生城市園林、自然保護區園林等等。

你需要園藝設計嗎?

現代的社會發展急促,社區的空間越來越少,為了在環境上與自然空間一份平衡,園林設計或綠化空間成為了最主流的建議;例如私人大宅裡設有後花園、城市規劃中設有大型公園、商場物業中設有空中花園等等、住宅屋苑的綠化空間、甚至學校、酒店,哪怕只是一片小斜坡都可以是綠化空間。每個被劃分成綠化空間都需要專業園藝設計公司處理,按地形及環境以設計適當的綠化方式、植物、花卉去維持空間的設計及可以持續性。